无标识窗帘行业的普遍现象
作为家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窗帘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通过款式和颜色渲染出特定气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需求除了花色更加丰富之外,窗帘的款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平拉,演化出了掀帘、帘楣、升降式、绷窗固定式和上下开启式等许多种款式。窗帘的作用也开始又单纯的遮光向装饰方面发展。然而,在窗帘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暗藏着一些危机:目前市场上的窗帘大多都没有商品标识。
窗帘没有商品标识就像没有身份证得“黑孩子”一样,消费者很难了解窗帘的产地、面料等相关信息,这样以来消费者的知情权就很难保证。
问题较为普遍
鉴于这样的情况,笔者走访了泉城济南的一些窗帘市场,发现窗帘没有商品标识的情况十分普遍。大部分的窗帘都是没有商标、没有厂名、没有标价的“三无产品”。窗帘的材质、售价全凭销售人员一张嘴。笔者走访时看到同样一款窗帘,第一家销售人员说是“人造丝”,第二家说是“纺纱”。笔者在第二家索要商品标签,“窗帘哪有商标呀?”销售人员说。“窗帘也是商品怎么会没有商标呢?”销售人员气愤道:“你要买的是窗帘还是商标?”为了求证哪家说法是错的,笔者又去了第一家,同样的情况也是没有商标,销售人员还是坚持说是人造丝。这款窗帘到底是人造丝,还是纺纱,更或者是别的面料,笔者一头雾水。
山东环联商品市场二楼的窗帘市场上一位姓杨的店主告诉笔者:“窗帘这东西很特殊,都是要订做的东西,哪有什么商标呀!”隔壁的那一家店主
窗帘的消费者,大多也都不知道购买窗帘时要向商家索要厂家名称、洗涤方法、产品成分等的说明标签。在采访中,笔者就遇到一位购买窗帘的
“你在选购窗帘的时候,会留意商品标识吗?”
“不会吧!只要质量和样式可以就行。”
认清存在的隐患
随后,带着对窗帘行业潜规则的疑问和好奇,笔者拨通了中国窗业第一媒体中窗网负责人
“据我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窗帘大多没有商品标识,是这样吗?”——“是的。加盟连锁的店,他们的的产品很多都有标签的;对于散店,窗帘市场里面的散店,他们都是自己拿窗帘布自己加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样利润空间很大吗?”——“拿成品利润在50-70%之间,要是拿圈货自己裁剪加工的话,利润会到100%有些会更高。”
“从长远看,这样没有标签有哪里危害呢?”——“据我了解,危害的话就是质量不过关,洗后会掉色,长久后容易掉丝。最让消费者头疼的就是,安装质量不好,窗帘买回去后有刺鼻的味道。”
“这也只是对消费者的危害,对于整个窗帘行业有什么影响及危害呢?”——“窗帘的危害眼见为实,影响的话:这样会加速整个窗帘行业出品牌,以后不再有散店,只有品牌窗帘店。租,洗,装,换,全包。”
“从长远看对整个窗帘行业也没有不利影响吗?”——“没有标签的窗帘行业,可以说像无家教的孩子,到时候这孩子是否会走错路,是否会害同类,或者成为有用之才,都需要看国家形式了。例如:国家要求标签货,商家就随便找标签乱贴,这样就会对行业有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