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设计前沿 行业动态 百家争鸣 活动公告 酒店资讯 大师经验 选材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酒店设计网资讯访谈大师经验 》 青铜时代与恋玉情节

青铜时代与恋玉情节

时间:2011/3/15 14:53:11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吴恙
 兔尊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22.2厘米,长31.8厘米 1992年
 兔尊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22.2厘米,长31.8厘米
1992年曲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出土
 
兔作葡萄状,双目前视,两耳向后并拢,四腿蜷曲,腹部中空。免身两侧饰三层依次凸起的圆形纹饰,由里向外依次是涡纹、四目相同的斜角雷纹和勾雷纹。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尚首见,在晋侯墓地的M8组(晋献侯夫妇)、M64组(晋穆侯夫妇)墓中均有数个铜兔尊作为礼器陪葬,且大小不一、形制有别,是为奇观。
 
 

 

 

鸟盖人足盉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盉身径20.6~21.8厘米,高34.6厘米
1992年曲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31出土
 
盛酒或盛水器扁椭圆体曲流形盉,顶有方长形口,口沿外侈,上为圆雕的振翅鸟形盖,与熊形链与器相连。器前有昂首曲颈的龙首形流,后为兽首形鋬。器足为两个裸体的半蹲人形,身前倾,背负器身,形象极其生动,非常逼真传神地表现出这两人负重时的姿态。盉身两侧饰三周圆形纹饰,中间是卷曲的团龙纹,其次是一周鳞纹,外圈是斜角云纹。盉身上部饰体躯相交的龙纹,有细雷纹为地,两侧为鳞纹,这件盉造形别致,构思奇特。据考证,墓主当为晋献侯之夫人。
 
 

 

楚公逆钟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最大者通高51厘米、铣间距离28.8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4出土
 
 此为编钟,8钟成编,但8钟从纹饰的差异,可以分为两型三式。一型一式有五件,三件较大,三件较小,甬部略作椭方形,于部弧度较浅,枚等部位用浅、细的单线划分,间饰有尖凸的乳钉纹。

 

 

 

玉鸮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长4厘米,宽3.5厘米
2005年曲沃县羊舌村出土
 
商代玉器精华。圆雕,站立状,玉质莹润,有褐斑。喙部大回勾自然成穿孔,造型质朴而不失生动。与山东腾州市前掌大商代遗址三号墓出土玉鸮几近一致。

 

玉羊
 
商代(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2.5厘米,长5厘米,宽2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出土
 
青白玉。圆雕。作回首卧伏状。头两侧大角内卷,圆眼,前后腿曲踞,蹄趾明显。底座为凸出的长方形。玉羊饰较宽的阴线,来分界四肢体躯。最具特色的是,头部至颈部、背至尾部有隆起的棱脊,饰有排列整齐的阴刻纹,具有前后呼应的效果。整体造型简练生动,颇具表现力。

 

青玉伏牛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4厘米,长7厘米,宽2.2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63出土
 
青玉,墨绿色,玉质较纯,圆雕和透雕相结合。牛置于一平板上,脖套上有绳与平板牵拉,牛正欲起立,前身上昂,前肢用力,表现用活牲贡献的场面。工匠将力表现于牵绳上,使牛的动感极强。通体素面抛光,使用管钻、桯钻工具痕迹明显。

 

 

 

兽形觥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29厘米,长30.5厘米
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

 

獏尊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11厘米,长18厘米
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短颈,圆眼,圆形大耳,鼻稍长,短尖尾,四足粗壮,背部有盖,鸟形纽,通体饰鳞纹。生动可爱。獏,哺乳动物,似象似熊,在距今100万年到1万年之间广泛生存于温暖潮湿的环境。目前在东南亚尚存它的近亲马来獏。西周青铜獏尊在横水发现,说明当时中国还有獏类生存。

 

 夔凤纹鉴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42.4厘米,口径70.6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一组4件,形制、大小、纹样皆相同。大敞口,沿平折,颈微敛,宽肩,曲壁,腹内收成弧形,平底,矮圈足。附有对称的四个铺首衔环。铺首为立雕的兽头,扁平圆环。铺首饰云纹、回纹、瓦纹。颈部和下腹部饰夔凤纹带,夔凤正反交织成方形几何图案。上腹部饰饕餮纹带。

 

 鸟尊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25.3厘米,长36.5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形如昂首挺立的鸷鸟,头顶凤冠,双目圆睁,细颈尖喙倾倒酒液时自动开启,复位时自动闭合,设计十分巧妙。全身羽毛衔接严密,浑然一体。鸟双腿直立,足间有蹼。尾部置一虎形支脚。小虎作昂首蹬地尽力支撑状,以求鸟尊平衡稳定。

 

 
 

 

 琉璃串珠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大者直径1.2厘米,长2.21厘米;小者直径0.6厘米,长0.9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共13枚,依其形制大小可分为三种,纹饰及质地相同,浅绿色底,球形,两端略平,中一圆孔。器表镶嵌白边深蓝圆点,酷似蜻蜓眼。制作精致,色彩绚丽,图案鲜明,光彩夺目。
 
 
 

 

 水晶串珠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大者长1.4~2.1厘米,小者长1~1.2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由69颗组成,分大小两种,大者45颗。多出自墓主人的手腕和脚踝位置。多数为圆珠形,少数为管状。顔色为紫色、烟色,大部分无色透明,色泽晶莹,质地光滑。

 

 铺首牛头螭纹蹄足升鼎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分别为30、28、26、24、22厘米
口径分别为30、28、26.5、24、22厘米
腹径分别为37、33.6、33.5、31.5、26.5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一组5件,大小相次成列,器形、纹饰基本相同,纹样随鼎体的减小而略有减少。器物为覆盆形盖,上置三卧伏状犀牛昂首,竖耳,圆眼,阔鼻。

 

散虺纹舟内外范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高24.6厘米,直径19厘米,底范长8.7厘米,宽7厘米
1957年侯马市出生
 
一套完整范,发现时已合好待浇铸,略变形。复合范,带浇口。外范为腹部两扇,圈足底部一扇。内范为腹部一件。合范后呈椭圆体。纹饰分为四层,自口沿向下依次为:斜角云纹、散虺纹、贝纹、散虺纹。内范已变形。表面平整,土质细腻,内部疏松。

 

斜角云纹鉴口沿模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长37厘米,宽10厘米
1957年侯马市出土
 
鉴口沿部完整模。外缘面上有八个长方形槽,挖出又填平,面上有翻范的痕迹,甚清晰。饰斜角云纹,前尖,后分叉,互相衔接,填纹亦为斜角云纹。

 

虎形器耳整套陶范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通长18.5厘米,高6.4厘米,宽7厘米
1957年侯马市出土
 
同出两套完整范。复合范,三扇范组成一个铸型,合范呈长方形。两侧分型面上有八个榫卯,底范一周六个榫卯。浇口在尾部。虎身饰草叶状云纹。

 

饕餮纹模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长42厘米,宽18厘米
1957年侯马市出土
 
鉴类腹部模,图案长眉巨口,锋牙外露。属高浮雕饕餮,线条粗犷刚劲。

 

镶嵌错金蟠兽铜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19.2厘米、口径17厘米
1965年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出土
 
盖顶捉手和圈足均作喇叭形。腹侧有环耳,通体错金蟠兽纹、垂叶纹、三角云纹等,纹饰精美,堪称瑰宝。

 

虎擒鹰弋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20.3厘米,援长13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前锋尖锐,援作三角形,横断面中间厚、两侧薄,中心透镂精美花纹,惜已朽蚀。短胡,椭圆形銎,上端有圆形穿孔,用以固定戈柲。銎上部与内上立雕一猛虎擒扼雄鹰,虎昂首张口,曲身卷尾,前爪抓住鹰尾,后爪扼住鹰头,鹰则伸颈翘尾,奋力搏杀,构成一幅紧张激烈、栩栩如生的虎鹰博杀击图。虎颈饰綯索纹一道,身饰鳞纹、卷云纹。鹰身饰羽纹、鳞纹和重环纹。銎腔上饰贝纹一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蟠螭纹四耳鉴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50厘米,口径62.5厘米
1961年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大口,宽沿,四耳,深腹,平底。器身饰四组纹饰,沿下饰勾连窃曲纹、勾尾蟠螭纹及空白相间三角纹,腹壁饰蟠螭纹,四耳饰兽面纹,有角有眉,兽角镂空。

 

 夔凤纹罍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36.3厘米、最大径37.8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方唇外侈,小口,束颈,溜肩,圆腹,下腹内收成平底。肩部二对对称的铺首衔环,大小不一。自器口至下腹部以綯索纹带为界分别装饰斜三角回纹、夔凤纹、蟠螭纹、窃曲纹和垂叶纹。器型端庄,纹饰采用高浮雕形式构图,清晰美观。为晋国青铜上乘之作。

网友评论:


推荐设计|装饰|材料公司
推荐设计师
热点资讯
推荐装修材料
推荐资讯
推荐酒店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