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老城墙下有家“花迹”老宅,美成了最有范儿的民国酒店
这扇门平时总是关着,推开它时,会有吱呀声响
你站在一扇木门前,左侧有木椅
右侧墙壁上有蜗牛走过的痕迹
上面写着花迹酒店
这是一间承载了“繁花蹊径”的精品设计酒店,隐藏在老门东明清建筑与民国建筑的老宅群内。
夫子庙离这里不远,明代老城墙在这里穿过,这里算是南京最早的老城区了。
酒店前身是一座城南明清时期传统的三进式老宅院,最早是一户王姓人家做云锦织造的院落。
砖与石都有其本来所属的岁月感——灰白、斑驳。酒店的建筑外观将时间回放至合院式住宅的仪式感,内部装饰又通向了简单的未来。
在百年老宅的庭院里,静静的斑驳砖墙,却不失生机。因为随处可见的花草儿暗暗的流动着生活的朝气蓬勃~
“花”与“迹”的主题
余平,花迹的设计师,一位擅用“土木砖瓦石”,还原空间朴实状态的设计师。他在酒店的外感建筑上保留了民国原生建筑的“踪迹”之美,在院落、墙头、窗台处大量植花种草,构成‘花’与‘迹’的主题。
进入大堂,没有耀眼的装饰,民国极简的风格映入眼帘:油亮的原木立柱、横梁,前台由粗糙的红砖砌垒而成,厚重的炕砖地面,只一眼便可觅得岁月痕迹。
厅堂内引自庭院的自然光,去掉装修式语言,去吊顶,去踢脚线,去门窗套,但却多了一份天然雅趣和安然纯净。
除却酒店大堂旁令人艳羡的古朴中式庭院,在“花迹”楼栋过道间还有许多意外的存在。
花迹的5个院落不仅承载了人在繁花蹊径的自然要义,还是一个半围合式的交流空间.....茶叙、雅集、相遇与道别。
“旧事”换“新颜”
花迹仅有19间客房,与室外的传统古朴相呼应,客房的设计也都走的是返璞归真的路线。细节略有不同,但每一间都做到了繁复与简约的混搭,古朴和时尚的融合。
这里没有高级奢华的用材和设施,房间内大面积的留白,原木色系的家具搭配素白的床单,地板和床头墙面用木板铺成,给人温润舒服的感觉。
设计师将室内墙体上的锐角打磨成圆角,用建筑语言来表达简约。除此以外,每个空间都有方便开启的窗户,阳光照进,空气流通,吐故纳新。
“花迹”还有配套的餐厅——花迹食房,同样是原木色系、质朴简单。作于花迹食房中,不紧也不慢,一切来自于食房阿姨的新鲜烹饪。
繁花蹊径,时光痕迹
窗外,鸽群成行,宅院周正,花迹酒店的美好细节还有很多。在民国红砖墙的走廊里,静静听花朵开放的声音,繁花簇拥下的老宅院散发着温润的气质,使人在不经意中放缓脚步~
正如酒店的主理人胡守连,建筑设计者余平先生,以及平面设计顾问朱嬴椿先生共同达成的认知:酒店所呈现的,就是“用自然的、自由的东西,来重估造作与受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