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是推手 地产商偏爱酒店模式
摘要: 地方政府在促进开发商进军酒店业的热潮中“功不可没”为了招商引资环境等政绩需求,此外。地方政府要求开发商引进洋品牌高星级酒店。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宁奇峰在公开场所曾经无奈地说过,地方政府很推崇“酒店+地产”模式,并且要求开发商引进洋品牌的酒店,还要达到所谓的六星或者更高的级别。
中国五星级酒店651家,2012年1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公布的最新五星级酒店名录显示。各地待建、建五星级酒店约有500家。与酒店开业潮一起涌现的开发商进军酒店业的高涨热情,酒店与地产相结合的业态形式随之蹿红。
开发商进军酒店业的动机是什么?为了调控下找个“避风港”?还是酒店业制胜秘器值得膜拜?
不乏众多开发商的大力推进。以恒大地产、富力地产、保利地产、金茂集团、华侨城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发展商,目前如火如荼的酒店业开业浪潮中。正以快速而且大规模的投资跻身酒店行业。
2012年一季度郑州开业的星级酒店总计39家,一些知名度相对较低的房企也开始涉足酒店业的开发。根据统计。其中有14家是酒店+地产”形式,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而这14家参与酒店开发的房企,并不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标杆房企。如河南永和置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区域性公司,此前并不为人所熟悉,但他投资的河南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却属于白金五星标准的高端商务型综合酒店。
面对巨大的资金要求和漫长的回报期,酒店的回报期通常要十年。那么。房地产商纷纷投资酒店的原因何在?对此,易铺网CEO陈建明认为,酒店业的投资开发热是市场需求投资推动的肯定结果,而非房地产调控使然,只是巧合令大家错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市场力量。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无论是商务还是旅游都在继续增长,肯定会推动酒店业的发展。说。
地产借酒店胜利上位为高档楼盘,而有些开发商涉足酒店业更看重的其背后的附加价值。而酒店以楼盘高端客户为中心辐射占据市场的开发模式如今已经全面开花。例如,富力地产就与全球著名连锁酒店管理集团—万豪国际集团、凯悦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合作,推出了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广州乡村新地标富力中心、旗舰级商业综合体北京富力广场购物中心等高端商业旗舰项目。
持有酒店物业还可以合理避税,除此之外。并且利于开发商的融资。同策咨询与研究发展中心商业咨询组的陈骋分析开发商进军酒店的三个动机:第一,开发商看准了酒店业的发展空间;第二,为了打造多元化的地产王国,丰富自家综合体的物业类型;第三,为了拿地时增加砝码、满足政府对星级酒店开发的渴望。
不少上市房企的业绩演讲中,根据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住宅市场开始萎缩,而商业地产效果喜人,其中酒店的收益更是可观。跻身于酒店开发的房企不时与跨国酒店管理合作,掀起了酒店行业的一波跨国“联姻”热潮。
基于临时的合作基础,这波跨国“联姻”热潮中。有些房企和国际酒店相互都有心仪已久的固定“对象”如绿城集团与凯悦国际酒店的合作、万达集团经营索菲特酒店系列、世茂集团经营艾美酒店系列等。
一些国际知名酒店也审时度势,随同着中国酒店业的高速发展。及时调整战略,选择和一些非标杆房企合作。艾美酒店与建业集团合作,盛润地产与香港新世界合作。
易铺网CEO陈建明认为,对于这波跨国“联姻”热潮。目前乡村化发展以及消费升级推动的商务需求和旅游需求处在逐步规模化扩张的阶段,直接推动了中国酒店行业的加速发展。这样的背景下,国外酒店集团抓紧时机跑马圈地就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国际酒店在规模、品牌和团队方面的优势都是国内酒店所欠缺的因此,有专家指出了跨国“联姻”实质:酒店建设不难,难在经营。由于酒店在楼盘整体规划里定位不同,后销售期的运营管理上会出现不少问题,道具变成了鸡肋,利器变成了伤疤。于是有些开发商会把酒店外包给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
房企进军酒店的热潮中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收取管理费的低风险高收益模式是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中国市场疯狂扩张的诱因,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需要。而疯狂扩张又反过来给其笼罩上了虚幻的胜利光环,二者互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