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盖五星酒店并抛“脸面论” “丢脸体”要火了
昆明理工文汇五星级酒店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梅贻琦先生的这句格言被频繁引述,但昆明理工大学未必认同。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按五星级标准设计的文汇酒店坐落在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内,名目是为了用于接待来校交流、访问的外国政府要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一部分长期入住的外国留学生。面对公众的质疑,该校一工作人员竟然说:“人家来访问,搞学术交流,自己搞得那么寒酸,难免丢中国人的脸。”
看来有些国人对为国争光的理解已经陷入了荒诞的误区:隆重奢华就是争光长脸,朴素简约就是寒酸和丢脸。照此逻辑,那些到国外狂扫奢侈品的富人和某些奢靡腐败的机关国企,都是为国争光的功臣。
高校希望维护尊严,原本是好事。但是,作为学术重地和灵魂的沃土,高校尊严的维护从来都不是靠高耸的大楼和富丽堂皇的五星级酒店来维系。国外的很多高校校园古朴甚至简陋,但是丝毫不影响其在国际上饱受盛誉和尊重。因为这些高校知道,一所高校的尊严靠的是优秀人才和学术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为了面子建设五星级酒店,除了暴露出该校出手阔绰,更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异化。追求建筑的奢华气派,这显然不是潜心学术、致力于构建学术大厦的学者所热衷的。无论是当今高校“盖楼运动”的狂飙突进,还是昆明理工大学奢华的五星酒店,一些高校管理者给公众的感觉是,他们并不是在治校,倒像是在构筑政绩模型。
缺乏对学术的敬重,怎能赢得学界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缺乏尊重学术人才的治校理念和治校者,怎能不沦落为只有大楼甚至有五星级大酒店的学术空城。试想,如果国际学界专家学者会聚在这五星级酒店交流,该校却拿不出像样的学术成果,难道不更丢脸吗?
一旦丢掉了学术的灵魂,迷失在功利和虚荣的幻想之中,出现以建五星级酒店为荣的高校也就不奇怪了。
时言平
知名学者来大学看豪楼才是“真丢脸
在昆明理工大学内,有一座按五星级标准设计的文汇酒店。酒店于去年7月竣工使用,客房日房价约400元到2000元不等。对此,该大学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酒店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个必备设施。主要用于接待来校交流、访问的外国政要,知名学者,以及一部分长期入住的外国留学生。人家来访问,搞学术交流,自己搞得那么寒酸,难免丢中国人的脸。”(1月31日新华网)
面对民众一浪高过一浪的腹诽之声,高校方的这一回应的确很雷人。中国人的脸是否被丢,与大学是否有五星酒店有关联吗?与大学在接待外国政要、知名学者、长住留学生是否温柔体贴,是否“挂星”有必然联系吗?显然不是。我们的学者及留学生去国外都是自己解决吃住,根本不可能配享迎来送往的高规格待遇,怎么我们就一定要给他们提供如此好的服务设施,还配专门的训练有素的服务人员,如此缺失基本的自信和风度,低眉细声的作态,到底是长国人的脸,还是丢国人的脸呢?相信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脸是实实在在地长在大伙儿的脖子之上,是固有生成的。这些年,咱们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国人的持续建设与拼搏,国家形象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中国人的脸日渐红光满面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才是货真价实地顺乎形势、顺应自然的长脸过程。那种靠展示非自信、超奢华的方式去打“长脸头阵”的做法,只能让外国友人片刻愉悦后感觉发笑,这才叫真的丢脸。道理很简单,大学那边的学术交流中心还未建好,这边的五星豪楼却捷足先登地建好了,实际上已看出这些领导内心深处关心不像是学术,倒像是冲着客房的有利可图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