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设计前沿 行业动态 百家争鸣 活动公告 酒店资讯 大师经验 选材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酒店设计网资讯访谈大师经验 》 吃海底捞火锅,论餐饮商业模式

吃海底捞火锅,论餐饮商业模式

时间:2012/3/16 10:25:59 来源:http://www.sense-idea.com 责任编辑:孙梦祺

这几天出差西安,去了趟海底捞火锅。火锅没记住,可是却对它们的餐饮商业模式 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就火锅而言,海底捞与重庆、成都等大量的火锅餐饮品牌定位 相比,只能说很一般。即使在西安的火锅中,海底捞的食与色,也很一般。但是海底捞的经营相当成功,这就使我们十分有必要去探究海底捞的餐饮商业模式 。

先就海底捞的商业流程作个简单的介绍。海底捞的特色是:附加值很高。附加值突出表现在服务的附加值方面。附加值的内容包托:

  1、针对等待客人的附加值服务。海底捞的经营相当成功,因此每间店都相当火爆,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等待的客人,本人在海底捞也足足等了一个多钟头才排上号。针对等待客人的服务是最为亮丽的一面:

  1)提供免费的擦皮鞋服务;

  2)提供免费的修指甲服务;

  3)提供数台电脑供免费上网;

  4)提供跳棋等轻松的游戏道具供你玩;

  5)提供免费的点心、水果等;

针对等待客人的服务,所有的内容目的就围绕着:如何留住客人,如何使客人不会轻易流失,使客人愿意等待,并且不觉得等待的时间很漫长。所以海底捞设计成两点:一是提供免费服务,使你因等待而丧失时间的损失能够得到补偿;二是提供好玩的、娱乐性的内容,使你在娱乐、玩耍中去等待,让使忽略时间的因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只要进了海底捞的客人,就不会再走出来,直到用完餐后。本人在吃饭的那天,发现排队等候的客人多到70号,其中生意的兴旺程度,可想而知。

2、针对用餐的客人,优质、贴心的服务成其核心。等客人进入餐位用餐后,其服务就围绕着如何让客人吃得更开心、更舒心而展开,其关键点是:

  1)绝对是面带微笑的服务;餐厅的服务员,不管是哪位小伙子还是女孩子,脸上都一定是面带笑容,一定是有叫必到,有需求一定是立即有响应;并且你还会发现,这些小伙子、小姑娘真的都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没有一点的免强与做作;这使我对他们的培训系统、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和模式十分感兴趣;

  2)绝对是细心周到;它是我过到的唯一一个会给戴眼镜的先生或小姐提供眼镜布的餐厅,并且当他发现有客人把手机等随身饰品放到桌上时,他会主动地提供袋子,并主动帮你把手机等随身物品包起来,并告诉你:包起来,以免手机等沾到油、用餐中的其它物品、调料等;

  3)频繁地更换热毛巾;因为吃火锅一方面容易发热,另一方面也因为油腻过多,容易使脸上、嘴上等沾上过多的油渍,形象十分不雅观,服务员频繁地为你更换毛巾,使你吃得比较放肆,吃得更投入;

  4)绝对是主动的和不做作;前三个都是动作,便总觉得仍不足以表达,遂特别强调,这一切动作都是那么自然,井井有条,绝对不需要你去要求、不需要你去挥手叫喊。

  3、针对小孩子的用餐区和游玩节目。关于这一点,你或者可以看作是借鉴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模式。游乐园上面甚至有标明每天的主要节目。不过这一点的吸引力有待 考证。本人在用餐那晚,发现餐厅基本没有什么小孩,也基本没有小孩在游乐场玩。是因为大人们都不喜欢带小孩来海底捞,还是因为海底捞的游乐场不具备吸引力?还需进一步考证,从当天现场看,似乎有一些多余,其附加值并未充分体现。从营销上的价值来讲,它是不是提供了过度服务,过度附加值?

  当然,海底捞的价格是比较贵的,西安当地的消费水平,却吃了深圳用餐的价钱。但即使如此,海底捞的生意仍是那么红火。它称得上是通过附加值创造了高价格,通过附加值的体现,拉升实际价值,并成功行销的典范。

  这也让我十分好奇,海底捞的服务水平,服务系统,服务生对工作的投入并乐此不疲,到底是因为什么,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我通过一些十分简单的渠道,了解到一知半解,并结合自己的商业常识,进行猜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海底捞的服务如此的具有特色呢?

  猜想一:公司一定是具有充分的正向激励的管理机制;我在想象他们的培训方式,与中国甚至东方的大量企业的模式都不一样。中国以及整个东方世界(突出代表是中国、日本、韩国等)都是负向思维模式,喜欢采用负向激励的机制。即通常告诉你,某事必须要怎样做,如不这样做,将会出现什么不良的后果,如面临惩罚、面临降职、降薪等,通过负向的警告、施压等,促使你向正方发展,并达成管理者的目标要求。但是海底捞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我想一定不是负向的,一定是正向激励机制的。我在猜想他们的培训一定是告诉你:如果某事你怎样做,你就可想象一下,客人在享受这些服务后,多么的高兴,多么的愉快,你们是在做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客人酒足饭饱,吃得更多,掏钱掏得更开心,我们的生意会更好,福利也会更好。他一定是在用正向激励的方式,告诉如果某事怎样做了后,就会有怎样十分好的成果,就会怎样的有意义。我凭什么这么猜想呢?是因为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的,都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没有做作,一定不是出于某种担心的。如果出于某种担心而做的,一定是强作欢笑,一定不是真正的情愿。

  猜想二:一定是有比较高的福利待遇,并且对待员工十分公平。除了前面讲的正向激励机制外,他们也一定是有某种较好的收入上的保障。人在社会上工作,始终离不开待遇与回报,这是一底线的问题。如果革某个公司给了你高收入待遇,你并不一定会开心、会愉快,但如果不给高待遇,你估计一定愉快不起来。从海底捞的经营情况看,他也完全有条件给出这样的待遇。一是生意十分兴旺,客人源源不断;二是价格收费高,在西安的同档次、同类型的火锅中,绝对称得上是高价格。这都使他们给予员工的高收入待遇,具备了条件。事实上,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特定查了一番,这点也得到了一些确证。从一些简单的渠道也了解到,海底捞还有一个学校,在海底捞服务的员工,其亲人拥有在该学校上学的相当优惠的条件。这对员工在其家中的地位和名誉,都是十分重要的,使其在家乡、亲人当中十分有面子。

  当然,据说其大部分员工都来自家乡,家乡人都大致具有相类似的行为特征,并且在一起也都比较熟悉,老乡之间好沟通,所以工作也都比较开心。但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很难解释服务员的心态问题。家族型企业在中国到处都是,家乡人为主要员工的企业也比比皆是,但能成为海底捞这样的,恐怕绝对凤毛鳞角。

  事实上,还有一点,我绝对猜想不到,海底捞的每一个门店中,没有任何指标要求,没有营业额,没有利润要求,店长不用负责,副总也不用负责,甚至老板张勇本人也不用负责。这是完全有悖于一般商业逻辑的商业模式 。我在想,张勇本人是怎么想的,他一定是认为:只要把火锅的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客人就自动会来,营业额就自然会增长,自然会达到甚至超出目标,所以他根本就不提目标,也不用提目标。目标是结果做好一切该做的工作后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什么要求。这对我们日常的商业逻辑,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也完全值得我们反思。一切以考量、量化指标为体系的现代管理制度,其是否有缺陷,其改进的出现在哪里?海底捞,也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方向。

  本文转载自:SENSE-善志餐饮品牌建设http://www.sense-idea.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推荐设计|装饰|材料公司
推荐设计师
热点资讯
推荐装修材料
推荐资讯
推荐酒店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