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设计前沿 行业动态 百家争鸣 活动公告 酒店资讯 大师经验 选材新闻
当前位置:中国酒店设计网资讯访谈大师经验 》 设计师事务所的模式更适合我(一)

设计师事务所的模式更适合我(一)

时间:2011/3/16 14:38:06 来源:原载 责任编辑:于强

作为设计师,于强获得的荣誉非常多。从2001年第九届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中国大陆首位获奖设计师,到2008年第七届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三十年?30人”中国室内设计推动人物,无一不证明了他在设计领域的实力和在业界的影响力。
  
  1999年,设计师于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以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放大了原本只属于自己的荣誉,从而收获了属于一个集体的更大成功。身为于强室内设计师事务所的创始人和舵手,他以伙伴式合作模式,吸引了一批有才华、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共创事业,形成了一股鲜活的发展势力。

  区别于工作室的设计师事务所
  
  记者:如里把城市比作让设计师扎根、生长的土壤,您觉得深圳这块土地上有什么样的独特养分?
  于强:对我来说,深圳比较好的就是有机会,机会还是比较重要的。深圳不像内地很多大城市一样,会给你很多的历史包袱、条条框框,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来到这里之后,都会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记者:您在深圳创办自己的公司是在99年对吗?
  于强:对,当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都是设计院和大的装饰公司,体系相对更完善一些,如果没有一定的辈份和资历比较不容易做出一些事。而深圳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大家都是新来的,可能你原来在内地地位很高,但来到深圳也不一定就怎么样;也可能你在内地名不见经传,但是到深圳也会有很大的机会去发挥你的能力。

  记者:您当时创业的时候,是希望您的设计团队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集体?
  于强:对于公司,我的观点是一直想做一个设计师的事务所,想要有多一些好的设计师在一起工作。设计师事务所它区别于一个工作室,工作室的模式可能就是我当师傅,然后带一些人去做,而我想要一些很有灵感,很有生活品位的设计师,不管是年青还是年长一点的,他们身上都要有一些我比较欣赏、佩服和值得学习的东西,这点是我个人所需求的。毕竟是我早期创办了这个公司,所以肯定有我个人的诉求所在。我希望我和我的同事们能够追求一致,大家愿意在一起工作,然后互相之间可以商量一些事情,取长补短,促使进步,这是比较理想的。对我来说,我更加需要设计师事务所这样一种模式,最怕所有的人都在听我的命令,那样很累。
  实质上“自私”一点讲,这个公司还是为我自己做的。但是我这种比较“自我”的想法,所带来的成果不是自私的,而是一条比较正确的路,追求美、高品位生活的路。也就是说,我的喜好变成了集体的喜好,甚至超过我的欣赏水平都是有可能的,因为这种模式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可能最终不是我代表公司,而是整个团队,变成了一种集体的精神。
  另外,我觉得我这个比较自我的想法,带来的又一个比较好的方面是,为了留住这些有才华的设计师们,我会要提供更好的环境,待遇以及很多很多的机会给他们。他们也在这个平台上发挥了自己,所以我觉得自我和集体发展并不矛盾。

  深圳缺少“小吃”和“慢节奏”

  记者:深圳最大的特点在于能给人很多的机会,那您认为深圳还缺少些什么?
  于强:深圳太年轻,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太年轻所以缺少一些沉淀,看不到像上海的外滩、北京的城墙那样有历史感的东西。甚至从一个比较小的方面来说,深圳缺乏小吃。你去成都、武汉、西安,它们的小吃都是很成系统的。到了香港,随便进一个小店,它的东西都很好吃,而且很有特色,中西结合,在深圳就不大容易找到这样的地方。这个差异,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我认为是历史沉淀很重要的方面,而且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缩影。
  另外,深圳太忙碌了,它是一个工作的城市。去到成都,不只是吃小吃,人们还很休闲;去到杭州,也不只是看西湖,人们也很休闲。国内的城市中,我挺喜欢杭州和成都的。
  当然深圳在工作方面有很多优势,大家都很努力,工作氛围相对内地来说比较敬业,产业发展也相对完善,就是缺乏一些生活的气息,感觉周末不知道去哪里。要是在成都,周末肯定去青城山,杭州的郊区也有很多茶园,吃吃山里的土菜,喝喝龙井茶,打打牌,很悠闲。我们也希望节奏慢点儿,当然这是大环境所在。

  记者:说到“慢”,对于现在的经济危机,很多人都谈到,它会让我们把脚步放慢下来,不会像以前那么激进。
  于强:经济危机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种好事。它确实会让大家更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因为无论你做哪个行业,市场都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从这一点来讲是好事,但我还是觉得挺忙碌的。(笑)

网友评论:


推荐设计|装饰|材料公司
推荐设计师
热点资讯
推荐装修材料
推荐资讯
推荐酒店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