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设计难道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表现?
一、设计的心态元素 对我们室内环境设计而言,设计难道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表现?
图形和色彩上的推敲?对设计的浅表理解往往会导致设计表面形式化。在设计师的设计实践中也基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往往只在室内各界面的表面形式上加以推敲反复,探讨装饰形式、色彩、使用的装饰材料及产生的视觉效果,而几乎没有时间和意识去研究一下隐藏 在形式、色彩、造型背后的更深层内涵(文化上的和技术上的)以及设计与人的关系,设计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
1、设计的真实化人类生活是真实的。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室内渡过的。因此,人们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室内生活、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安全、舒适、心情等等这些具体内容,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形式追求所能掩埋真实的需求满足。
2、设计的实用化 即是人体工程学的适应度。适应度的偏差影响舒适度。这一空间环境具备实用价值,满足相应功能需求,才能更好的反映人类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氛围等精神 因素。同时, 设计美学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诸多因素联结在一起的,这是它有别于绘画艺术及其他纯艺术的差异。
3、设计的自然化 以“以人为本”这一服务理念出发,就要更细微的发掘现代生活环境中缺乏自然元素这一现实状况。充分了解人需求什么样的感受空间,加强重视人体工程、环境心 理、审美心理方面的问题,深入地解决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追求人工环境的自然化。
4、设计的个性化 我国清代文人李渔,在装修专著中写道“与时变化,就地权宜”,即所谓 “贵活变”的动态理论。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类同,相同的城市风貌、相同的楼屋建筑、相同的房间结构、相同的室内设备,甚至连家俱、饰物也 没多少不同。这也将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郁闷因素之一。然而室内居住空间中人是不同的,他是有别于其他物件类比,相对不同的主体。所以,设计师应以人的 动态变化为主体创造与人相符的不同个性的室内环境,来体现人们的感受不同、情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塑造小环境与小环境的自然差异,或是把不同地域 的自然环境引进室内与之联系,或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水平垂直、夹角四方的状况而求动态的、多元的个性变化。 最后再推敲那些附着表面的形式变化以加强视觉感受的艺术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