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华高星酒店“星高、价高、生意高”
中国似乎身处一个酒店业的黄金年代: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从CBD到风景区,各大品牌酒店正在大兴土木。尽管2011年中国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是除印度之外亚洲最低的,但数百座豪华酒店仍在建设中……
奢华酒店正在中国掀起一场如火如荼的“发展运动”,在区域分布上,这些酒店项目已然从沿海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拓展,甚至是一些县级市甚至小城镇都有了他们的身影。
中国酒店实在是“高”——“星高、价高、生意高”。
“无论在北京上海,或三亚杭州,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星级越高,报价越高,生意越好。永远也别低估了中国有钱人的消费能力,这些真实数据就和中国的真实GDP、中国灰色收入有多少一样,是个不解之谜。”有记者这样描述。
5年前,在北京上海,你还是能找到500元上下,位置相当不错的五星级商务酒店。当年三亚喜来登率先将三亚房价拉升至1000元水平,不少人士已惊呼天价。几年过去了,没有2000元起价,商务酒店都不好意思在“北上广”立足。而三亚的酒店房价,每逢节假日,已经用万元或十万来度量。
在福布斯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十大最贵度假酒店”榜单中,排在首位的万宁石梅湾艾美度假酒店,门市价高达13.8万元/天。
上海价格最高的思南公馆酒店价格超过3万元,比北京价格最高的颐和安缦酒店高出10倍左右,甚至比香港价格最高的隆堡国际兰桂坊酒店也高出1倍。
在安徽,2011年9月开业的一家主题酒店“福泰庄园”,最贵客价达28800元/间夜。据说这间最贵的豪华套房生意还不错,开业几个月以来已经迎来了几批客人。
美国人保罗-努内斯在《富裕的大众》一书中说,大众市场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产阶级市场。“大众市场”已经转向了较高的收入人群(富裕的中产阶层)。与过去的大众市场所不同的是,这个“新兴的大众”是一批聪明、受过良好教育、善于在网络上搜索信息的消费群。这些人比以往都更挑剔且见多识广,他们不会浪费钱购买毫无特色的温吞产品,只有两种产品能够打动他们:要么是购买质量合格、具备(且只具备)所需的基本功能、价格也很低廉的产品;要么是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产品,即使这样的产品价格昂贵。
所以你也很难用传统的年龄或收入决定法来判断现在的酒店客户的消费力:一个工作时只住7天和度假时选择悦榕庄的客人并不矛盾,一个外出度假的旅客在奢华酒店预订了房间,却很可能乘搭廉价航空而来。
因此,创办酒店或制定价目表,仅仅瞄紧目标客户的钱袋子或工资单是无意义的:他或许有一个有钱的爹,再不济也有张信用卡。而且如今的酒店承载的,也早已不是住宿那一项功能了。作为一个汇聚了休憩、美食、娱乐、运动和社会功能的所在,酒店已经成为超越平凡生活的梦想之地。
“最贵”不是好名声?
在《福布斯》2009年发布的“中国最贵度假酒店调查”中,海南有5家酒店上榜,其中三亚占了4席。
对这项调查结论,海南相关几家酒店认为调查标准不科学,并不认同。
有从业人士认为,海南酒店拒戴这顶“高帽”,是非常明智的。“中国最贵”这词,听着就俗,透着一种浅薄侈奢之气,一副“等闲莫入”的冷面孔。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中国最贵”绝不是好名声。